近日,湖州市长吕公路耿村斗大桥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工程顺利完工,长兴县新增一座重要桥梁加入了“智能队伍”,通过BIM桥梁养护管理系统与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相结合的模式,彻底改变以往依靠人工的传统管养逻辑,真正推动桥梁管养工作向“智能化”迈进。
一是管养理念转变升级。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结合现代传感技术、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,对监测桥梁的应力、应变、位移和振动等状态信息的变化情况能做出记录研判,为桥梁剩余寿命评估和未来性能趋势预测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,为管理单位的科学决策提供支持。该系统实现了从碎片式到系统化、从粗放型到精细化、从经验判断到数据支撑的转变和升级,让桥梁管养理念变“病害治理”为“病害预防”。
二是管养方式提质增效。推动实时监测与预警,通过桥梁健康监测系统通过部署多种传感器,实时采集桥梁结构的物理参数,综合评估桥梁的健康状态。同时结合BIM桥梁养护管理系统功能,当发生突发情况时,系统能够及时发送告警信息,以便管理部门迅速做出反应,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。通过与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算法的结合,提高检测的精度与效率,也解决了传统桥梁检测无法避免的人力物力消耗问题。
三是推动智慧桥梁体系形成。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不断融合新的传感器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,如光纤通信、大数据分析等,加快了桥梁监测技术的发展,截至目前6座桥梁顺利安装了健康监测系统,囊括了国道、省道与农村公路不同结构类型的桥梁,为长兴县探索智慧桥梁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,为搭建桥梁智慧化管养体系打下坚实基础。
下一步,长兴县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将扩大应用面,结合实际情况逐步推进桥梁智能化系统安装,实现更大范围的应用,同时挖掘应用深度,探索监测采集数据的深层次作用和实际意义,稳扎稳打,逐步形成具有长兴特色的现代化、智能化桥梁养护管理体系,力争在全市推广运用。